用戶名: 密碼: 驗證碼:

【國內】寬帶市場期待"內容"突破 增長放緩困惑市場titlestyle>.abt5{position:absolute;clip:rect(413px,auto,auto,413px);}stylediv class=abt5>Get now Pans Online from a href=http:hubbploans.com

摘要: 近日,信息產業(yè)部公布了10月份中國通信行業(yè)數(shù)據。10月份,全國寬帶用戶接近3600萬戶,同比增長65.6%,期間新增用

 
      近日,信息產業(yè)部公布了10月份中國通信行業(yè)數(shù)據。10月份,全國寬帶用戶接近3600萬戶,同比增長65.6%,期間新增用戶96萬戶,基本保持平穩(wěn)。但與去年同期各寬帶運營商進行大規(guī)模“提速降價潮”的熱鬧相比,今年的寬帶市場多少顯得冷清了許多。

增長放緩困惑市場

      資訊機構BDA高級資訊顧問方美琴認為,寬帶用戶雖然還在增長,但卻暗藏隱憂,寬帶用戶增長速度的放緩趨勢似乎不可避免。比如說電腦終端就是其中重要的增長瓶頸。今后寬帶用戶的增長快慢將取決于PC用戶的增長速度。預計今年末,中國的PC用戶將達到5700萬-5800萬用戶,而上半年電信運營商的寬帶用戶已經超過3000萬用戶,一大半的PC用戶已經裝了寬帶。目前的PC市場每年新增約300萬-400萬臺,如此算來,今后某個時間段寬帶用戶每年新增數(shù)量也就停留在100萬-200萬用戶,寬帶增長乏力已經出現(xiàn)。

      中國電信在今年上半年也已經感覺到用戶增長趨緩。有消息透露,中國電信今年上半年原計劃新增500萬寬帶用戶,但實際上僅增了300萬用戶,差距比較大。上海電信網絡發(fā)展規(guī)劃部規(guī)劃處馬寧認為,寬帶發(fā)展已經形成了規(guī)模,已經跨過了運用規(guī)模的高峰,電信面臨下一步的發(fā)展壓力非常大,一定要尋求新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點和新的延伸。

低價難攪一潭靜水

      去年,“降價提速”無疑是寬帶市場的主旋律。歌華有線開出的83元包月價曾一度撼動了堅冰一塊的北京寬帶市場。但隨著今年寬帶市場的轉冷,價格戰(zhàn)已變成運營商誰也不愿觸及的“地雷”。

      作為寬帶接入商的必爭之地,北京有實力的寬帶運營商有北京網通、北京電信、北京鐵通、長城寬帶、方正寬帶、歌華寬帶、中電飛華等等。隨著寬帶接入市場競爭的異常激烈,以往后進入者通過價格爭奪市場已成趨勢。從北京地區(qū)的上網費用上看,電力線上網最低。根據中電飛華提供的信息,目前其半年的上網費用不限時長、不限流量為400元,而中國網通的費用一年為1200元,單月為120元,歌華有線一年費用為1000元。

     賽迪顧問電信運營咨詢事業(yè)部總經理程意平告訴記者,雖然寬帶市場整體價格將呈現(xiàn)下降趨勢,但與以前的互聯(lián)網發(fā)展歷程一樣,隨著市場運營服務商的紛紛推出,利潤空間的減少,處于相對壟斷地位的運營商將不會把自己輕易卷入到價格戰(zhàn)中。

     業(yè)內人士分析,寬帶市場的價格競爭會帶來用戶數(shù)量的暫時增長,但也會給目前的寬帶網絡基礎帶來巨大的壓力。網速慢、服務跟不上的抱怨,越來越多地從用戶群中反映出來。從短期看,寬帶上網接入市場的格局不會發(fā)生根本性的變化,特別是ADSL方式絕對的優(yōu)勢不會改變。

競爭轉型已成必然
 
      對于寬帶市場的價格競爭,曾推出上網提速不提價活動的北京鐵通認為,寬帶市場競爭主要應該在網絡和內容兩個方面下功夫。一方面網絡內容提供商要提供豐富、健康的信息,另一方面網絡接人商要保證方便、快捷地接入。網速過慢,用戶付出過多的時間成本也是對用戶利益的損害。同時,想在競爭激烈的北京寬帶市場上有所發(fā)展,只有切實提高上網速度,優(yōu)化網絡設施,采取差異化競爭才是根本。

      程意平預測,今后3-5年寬帶市場還將有很大的發(fā)展。他認為,中國的寬帶建設由單純的硬件投入、接入服務逐步轉變?yōu)橹匾晝热莺头眨@是市場成熟的一種表現(xiàn),今后的競爭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用戶接入上,而且將會在內容提供、應用開發(fā)、客戶服務、市場推廣、品牌塑造等各方面全方位展開。同時,對用戶的爭奪將不僅是增量市場,而且會在存量市場上展開。如何完成從接入到內容的轉型是中國寬帶業(yè)務運營商必須考慮的問題。目前,中國電信和網通兩大固網運營商正在依托寬帶來實現(xiàn)戰(zhàn)略轉型,都選擇將寬帶應用作為業(yè)務轉型的方向,這一趨勢將影響寬帶市場的未來。
 
 
(來源:南方日報)
 

【加入收藏夾】  【推薦給好友】 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訊石光通訊咨詢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※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! 聯(lián)系方式: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:0755-82960080-188   debison